敗壞的人不能代表神

人一直活在黑暗權勢的籠罩之下,被撒但的權勢捆綁不得釋放,而且人的性情經過撒但的加工越來越敗壞,可以説,人一直活在撒但的敗壞性情裏,不能真實愛神。那麽,人若想愛神,必須脱去自是、自高、狂妄、自大等等一切屬于撒但的性情,否則,人的愛都是有摻雜的愛,都是撒但的愛,絶對不能得着神的稱許。若不經過聖靈直接成全、對付、破碎、修理、管教、責打、熬煉,没有一個人能够真實愛神。若你説你的某一部分性情是代表神,因此能真實愛神,那你這個人是説狂妄話的人,是謬妄的人,這樣的人就是天使長!人的天性不能直接代表神,非得經過神的成全脱去之後,藉着體貼神的心意,滿足神的心意,而且經過聖靈的作工,人的活出才被神認可。活在肉體中的人没有一個人能直接代表神,除非是聖靈所使用的人,但就這樣一個人也不能説他的性情、他的活出是完全代表神,只能説他所活出的是聖靈支配,就這個人的性情也不能代表神。

雖然説人的性情都是由神命定,這是確定無疑的,可以説這是正面事物,但人的性情又經過撒但加工,所以説人的所有性情都是撒但的性情。有的人説神的性情是辦事一是一、二是二,他也有這種表現,他的性格也是這樣,他就説他這個性情是代表神,這是什麽人?撒但的敗壞性情能够代表神嗎?若有誰説他的性情是代表神,那麽這個人是褻瀆神,是對聖靈的侮辱!從聖靈作工方式來看,神在地作的工作只是征服工作,所以人的許多撒但敗壞性情還未得着潔净,所活出的仍是撒但的形象,是人認為的好,是代表人肉體作為的,更確切一點説是代表撒但,絶不能代表神。即使有人已經愛神到一個地步,能够享受在地猶如在天的生活,還能够説「神啊!我愛不够你」這樣的話,而且達到最高境界,也不能説活出神、代表神,因為人與神的實質不同,人永遠不能活出神,更不能成為神,聖靈支配的活出也只是按着神對人的要求而已。

撒但的所作所為都在人身上表現出來,現在人的所作所為都是撒但的發表,所以不能代表神。人就是撒但的化身,人的性情不能代表神的性情,有的人性格好,神藉他的性格作一些事,他作的事是聖靈支配,但他的性情不能代表神,神在他身上作的只是借題發揮、就地取材,無論歷代的先知還是神使用的人没有一個人能直接代表神。人都是在環境的迫使下來愛神,没有一個是主觀努力來配合的。什麽是正面事物?凡直接來自神的都是正面事物,但人的性情都是經撒但加工的,不能代表神。只有道成肉身的神他的愛、受苦心志、公義、順服、卑微隱藏都是直接代表神的,這是因為他來的時候没帶罪性,是直接來自神,没經過撒但的加工,而耶穌只是一個罪身的形像,并不代表罪,因此他的所作所為、一言一行,以至于在釘十字架成就工作以前(包括釘十字架之時)都是直接代表神的。有耶穌一例足以證明:凡是帶有罪性的都不能代表神,就人「罪」的一方面代表撒但,就是説,罪不代表神,神并没有罪。就是在人身上的聖靈作工部分也只能説是聖靈支配,也不能説是代表神作的,但就人來説,他的罪和性情都不代表神。從以往以至到今天聖靈在人身上的作工來看,都是因為聖靈作工在人身上,因此人才有活出,幾乎很少有聖靈對付、管教之後能够活出真理的。就是説,只有聖靈作工的因素,缺乏人配合的因素,這點看清了嗎?那麽,你當怎樣在聖靈作工之時竭力地配合而盡到你的本分?

上一篇:  關乎神作工的步驟

下一篇:  當取締宗教的事奉

相關内容

作工與進入 三

神在人身上托付了很多,對人的進入也談了無數,但是因着人的素質相當差,神的許多話幾乎没有着落。人的素質差有多種原因:人的思想、道德敗壞,没有教養;封建迷信嚴重地占據人的心靈;墮落、腐朽的生活方式給人的内心深處造成了許多弊病;文化知識淺薄,幾乎百分之九十八的人缺乏文化知識教育,而且幾…

第五十一篇

哦!全能神!阿們!在你全是釋放、全是自由、全是公開、全是顯明、全是明亮,毫無隱藏遮蔽,你是道成肉身的全能神,已經作王掌權,公開顯明,不再是奥秘,而是一切顯明直到永永遠遠!我的確已經完全顯明,公開降臨,而且是以公義的太陽出現,因今天不再是晨星顯現的時代,不再是隱秘階段,我的工作如閃…

不學無術的人不就是畜生嗎?

在走今天的道路中你當怎樣追求才是最合適的?你當把自己看為一個什麽樣的人物來追求?你當知道,你該怎麽對待今天這所臨到你的一切,或試煉或苦難,或無情的刑罰或咒詛,臨到這一切,你都應當作慎重的考慮。我為什麽這樣説呢?因為今天臨到你的畢竟是一次一次的短短的試煉,或許對你來説并不是很大的精…

第四十篇

人都在注目觀望我的一舉一動,似乎我要將天壓下來一般,人對我的所有作為總是感到莫明其妙,似乎我的作為人無法測透一點,所以,人總是在看着我的眼色行事,深怕「得罪上天」,被打下「凡間」。我不抓人的把柄,以人的不足為我作工的對象,此時此刻,人便甚是高興,以我為自己的依靠。當我給予人時,人…

設置

  • 文本設置
  • 主題背景

純色背景

主題背景

字體設置

字號調整

行距調整

行距

頁面寬度

目録

搜索

  • 本篇搜索
  • 本書搜索

Connect with us on Messenger